
邱情芳:以技术为舵,引领风电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风电行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征程中,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始终以技术标准为基石,为行业的安全与创新保驾护航。作为该中心电气系统技术负责人的邱情芳,她的名字已然与“技术标准”“事故分析”“专利研发”等关键词紧密相连。她以“从实践中提炼标准,以标准反哺实践”为准则,用十余年的深耕诠释了一名技术工作者的职业信仰,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风电行业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图:邱情芳在参加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议
技术实践:从一线经验到行业规范
2021年,邱情芳加入鉴衡认证中心,全面负责风电机组电气系统的设计评估、型式认证、电网评估及事故分析工作。在这一岗位上,她面对高低电压穿越、电能质量、电网适应性等复杂技术挑战,始终将“标准化”视为技术迭代与进步的关键基石。凭借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她主导编写了《风力发电机型式认证电气系统评估指南》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件。这些文件不仅成功填补了国内在风电机组电气系统技术评估领域的空白,更为整机厂商提供了明确、可操作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成为推动国内风电行业技术落地与发展的核心依据。
在事故分析领域,她带领团队成功破解了多起行业难题。例如,在对风电场事故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中,她发现偏航驱动故障是导致偏航系统跳闸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一发现,她开始专注于研究偏航系统,致力于提升其可靠性。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她成功解决了偏航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并在偏航系统的发明专利研发上取得了突破。她常说:“每一次事故都是技术反思的宝贵机会。”凭借精准的溯源分析和技术优化,她不仅解决了风电机组的痼疾,更将宝贵的实践经验转化为预防性规范,为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驱动:专利研发与标准制定双轨并行
她深知,技术突破需转化为可复用的知识产权。她主导研发的“风力发电机组水冷系统自动除毛絮装置”“偏航控制方法”等专利,直击行业痛点:前者有效解决了冷却系统可靠性低的难题;后者通过控制策略优化显著提升了对风精度,从而提高了风电机组的发电量。这些专利已成功应用于上海电气和金风科技等厂家的主流机型和技改项目中,顺利实现了从试验样机到批量项目的跨越。
作为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核心参编者,她将技术经验升华为行业规则。她参与制定的《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系统可靠性技术规范》和《具备储能功能的变流器技术规范》等标准,全面覆盖了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等内容。目前,她正主导编写《沙戈荒型风力发电机组》国家标准,针对西部风沙大、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等极端环境,为“沙戈荒”大基地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标准是技术话语权的体现。”她强调。
国际视野:以认证为桥,助力中国风机出海
她的视野并未止步于国内。她带领团队以“零不符合项”的卓越成绩,顺利通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认证体系(IECRE)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严苛审查。这一成就使鉴衡认证的结果获得了欧盟、东南亚等多国的广泛采信。不仅为国产风电设备出海扫清了技术壁垒,更让中国标准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此外,她通过论文发表、企业培训等方式积极推动技术传承,将专利研发和事故分析案例转化为行业共享资源。“技术需要生态支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个生态可以改变行业。”她如此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内核。
结语:从技术专家到行业推手
从一线工程师成长为行业标准制定者,邱情芳的职业生涯是中国风电行业崛起的生动见证。她以技术为引领,以标准为基石,用专利和规范织密行业安全网,凭借国际认证搭建起通向世界的桥梁,并以生态思维推动人才与技术协同共进。她的奋斗历程,生动诠释了中国风电从“制造”迈向“智造”的转变,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方案”。
(文/王丽)
相关阅读
- 09-04AI 赋能,开启企业成交率飙升新时代
- 06-24邱情芳:以技术为舵,引领风电行业高质量
- 04-09TikTok电商澄清市场传闻,强调沙特业务
- 10-24湘江新区(岳麓区)侨联:汇聚侨力量 画好
- 10-24牵头编制百余项绿色相关标准 国检集
- 10-17白衣博士沙巴兹:为中巴健康走廊贡献青